我要參展

展覽 | 溫故知新:以沉思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全球化時代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

分享:

日前結束的委任影像作品線上展覽《溫故知新》,旨在通過參加中國歐洲藝術中心(廈門)、激發(fā)研究所(北京)和荷蘭皇家藝術學院(阿姆斯特丹)項目的前駐地藝術家的新的、原創(chuàng)作品,反映二十多年來中國和荷蘭之間的藝術家駐地和交流情況。

對人類與地球及自然關系的探討、對居家隔離現(xiàn)象的反思、用細膩而不失張力的鏡頭進行表達、用移動影像描繪與現(xiàn)存世界的關系、對傳統(tǒng)手藝的迷戀與研究……展覽中,來自中國和荷蘭的六位前駐場藝術家,呈現(xiàn)他們的作品與思考——他們被邀請反思他們在過去幾十年中在中國或荷蘭的駐場經歷,并思考我們當代狀況相關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該項目旨找到新的連接的方法、多焦點學習和跨文化生產,同時也在荷蘭藝線的語境中探索線上展覽領域的可能性。


Residing, Reviewing, Rendering 溫故知新(線上影像展)

藝術家

米蓮娜·安娜·鮑瑪 (Milena Anna Bouma)

埃斯特·科克梅耶爾(Esther Kokmeijer)

羅姆·帕斯(Roma Pas)

彭祖強(Peng Zuqiang)

沈莘(Shen Xin)

西蒙·瓦爾德·拉索夫斯基(Simon Wald-Lasowski)


策展前言

線上展覽《溫故知新》以沉思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全球化時代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觀念。特別是在21世紀初以來在中國和荷蘭的幾個駐地項目的背景下,對藝術駐地的現(xiàn)象進行了調查。

當代藝術本身作為一種經濟和政治力量,彰顯了將藝術作為一種社會和職業(yè)現(xiàn)象進行研究的必要性。這種現(xiàn)象具有特定的生產條件,以及身體的空間調動的參與。因此,藝術家駐地計劃的存在是為了邀請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家生活在機構中,與一群人共同旅行,或者為他們提供可替代性空間,讓他們遠離其日常生活的限制和壓力而工作。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這往往意味著去到國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和工作。機會、特權、機構加持和邊界都在這個系譜內發(fā)揮著作用。地域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工作方法。文化交流場景的空間條件是什么?哪些條件有利于藝術創(chuàng)作行為?在這些方面,到某個地方的旅行可能產生什么?

從20世紀末開始,全球各地出現(xiàn)的藝術駐地數量成倍增長。2020年新冠大流行病爆發(fā)以來,國際通行大幅度減少,面對這些變化,現(xiàn)在正是反思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旅行、駐留、研究和回顧,并最終將想法轉化成創(chuàng)造性成果意味著什么的時候。來自中國和荷蘭的六位前駐場藝術家被邀請反思他們在過去幾十年中在中國或荷蘭的駐場經歷,思考與我們當代狀況相關的問題,如藝術游客、氣候變化、殖民歷史及其影響、空間中的身體性,以及共情、關懷和其他。通過這種方式,該項目旨在找到新的連接的方法、多焦點學習和跨文化生產。同時也在荷蘭藝線的語境中探索線上展覽領域的可能性。


隱喻重重 | 探索并擴展含義的邊界

在物體上創(chuàng)造新的 “肢體 ”或 “皮膚”:米蓮娜·安娜·鮑瑪(Milena Anna Bouma,1994)

中國歐洲藝術中心駐留藝術家(2020)

如何辨別邊界和在一個秩序中生命體的地位?我們都被物體和材料的復雜構成所包圍。當 “生命體”和 “非生命體” 物質相互碰撞的時候,事物和意義復雜的混合狀態(tài)就發(fā)生了。物體通常有一個維度,而混合體這個詞則意味著多個維度。一個混合物體可以是一個復合物體,其中先前并不在一起的物體和主體正在被融合。

為了接近事情、物體和商品的混合的概念,米蓮娜·安娜·鮑瑪使用替代性術語來處理這些概念。在她的作品中,她經常在物體上創(chuàng)造新的 "肢體 "或 "皮膚"。一個物體或材料如何成為其他東西的“罐子”、“容器”或“中轉站”,它們如何相互補充、加強或挑戰(zhàn)彼此??所有這些想法都體現(xiàn)在實驗中,使用商品化的器具、食物或工具。

雖然這些想法的源頭是非常個人化的——由個人家庭事故、儀式或尷尬的時刻和故事構建的——結果卻引發(fā)了某種熟悉感。通過在雕塑和裝置中揭示這些想法,她探索并擴展了人類使用物品的可能含義,而不僅僅是它們已經涵蓋的功能。


1675131539428140.p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反烏托邦設定的短片:“我們將走向何方?”

《足跡之下》——米蓮娜·安娜·鮑瑪(2022)

在土壤之下,隱藏在大量的粘土、巖石和樹根之間,地殼是我們生命的基礎。由于病毒、致命氣象預報和遍布在全球的戰(zhàn)爭,地球已經變得難以生存,當人類被敦促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生活時將會發(fā)生什么,這是一個時間會回答的問題。當人口超過燃料和食物供應,土壤被耗盡或淹沒時,我們將找到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從一個旅行無處不在,移動、生產和資本的可能性成倍增加的世界,我們走向何方?

在暗示能源危機、面包(我們最基本的食物之一)價格上漲和普遍的不確定性的同時,《足跡之下》這部短片展示了一個反烏托邦的設定,一只向上行走的嚙齒動物引發(fā)的連鎖反應運動。這部電影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見證當我們的星球不再運轉的時候,另一個星球上的超現(xiàn)實生活。人類對旅行、殖民和極盡所能的占有的沖動已經超過了地球負荷——導致在一個看起來我們曾經了解的世界中的孤獨生活的敘述,但現(xiàn)在只是隱約地讓我們想起那個確切的世界。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一場盛大的藝術式探險 | 為冰山拍攝電影肖像

自然與藝術的探險者 :埃斯特·科克梅耶爾(Esther Kokmeijer)

激發(fā)研究所駐留藝術家(2014)

埃斯特·科克梅耶爾1977年出生于荷蘭多克姆,是一位藝術家、探險者、設計師和攝影師,目前居住在鹿特丹,在全球各地工作。在她的藝術家身份中,她主要關注"全球公共資源"——一個通常用來描述國際、超國家和全球資源領域的術語。全球公共資源包括地球上共享的自然資源,如海洋、大氣和外層空間,特別是南極。

她的作品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主題和問題是:神話和傳奇故事如何表達和塑造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我們如何與這些因素和環(huán)境產生聯(lián)系并與之合作?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類對地質和生物的進程有什么影響?我們能從本土知識體系中學到什么,它能加深或誘導我們與自然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的關系嗎,它能否帶來與景觀的更多聯(lián)結?

她季節(jié)性地在北極和南極擔任探險攝影師和極地向導。她是ANTARKTIKOS的創(chuàng)始人,這是一本專門介紹南極洲的雜志,是Cosmic Water Foundation的共同創(chuàng)始人,也是藝術團體If Paradise Is Half As Nice的一員。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關注"全球公共資源",關于南極與冰山

《藍色,天藍,青綠/性感如她》埃斯特·科克梅耶爾(2019-2022)

一座冰山的電影肖像。這是正在進行的“敬啟者,對到達南極洲重心的追尋”系列項目的一部分。2019年南極洲。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重新審視 | 穿梭于數字化、現(xiàn)實感以及身份之間

透過創(chuàng)作凝視技術:羅姆·帕斯(Roma Pas)

中國歐洲藝術中心駐留藝術家(2005)

羅姆·帕斯是一位多媒體藝術家,曾在Gerrit Rietveld Academy的視覺藝術學院學習。她的作品探討了正在發(fā)生的和身邊的數字化如何影響我們的現(xiàn)實感和身份。它展示了我們的技術凝視如何混淆了虛擬和切身體驗。羅姆在國際有廣泛的參展經歷,如MASS MoCA、阿姆斯特丹Stedelijk博物館、紐約AC學院、Arti et Amicitiae、Casco Projects、威尼斯ScalaMata(La Biennale)、倫敦Factory-Art畫廊、廈門CEAC、惠特尼博物館(Debt fair)、羅馬的美國學院。

她曾在荷蘭Gerrit Rietveld學院和廈門大學(中國)授課。她的作品被刊登在Stedelijk博物館雜志、de Volkskrant、NRC、Financieel Dagblad、Kunstbeeld、Metropolis M、Creative Week(英國)、Dismagazine、Visual AIDS、Nestynets、vvork、AICA、Dot Dot、Dutch Culture USA等。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居家禁閉是否真的是一個新現(xiàn)象?

《居家辦公實幻術》羅姆·帕斯(2022)

該作品是作者對先前在中國歐洲藝術中心駐留時拍攝的影像的再編輯。商販在他們的零售店內被商品包圍,這些商店也是起居室。在當前的時間框架下,這引發(fā)了一個問題:居家“辦公”是否真的是一個新現(xiàn)象。

電視是店主將自己 “靈魂投射”到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作為一種外在的身體體驗。我們是我們不斷使用媒介的各種去肉身化的主人。我們不斷地把自己投射到其他空間維度和其他自我上。在這個短影像中,照片現(xiàn)實與3D、來自現(xiàn)成的卡通元素和人工智能生成的片段混合在一起,以說明似乎我們很難就現(xiàn)實存在于哪個領域達成一致。

神經網絡何時能讓我們真正自由?

中國的店主們似乎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實現(xiàn)硅谷的工作 - 閑暇夢。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情感表達 | 聚焦過去和未來的經歷

細膩而不失張力的鏡頭背后:彭祖強(Peng Zuqiang)

荷蘭皇家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駐留藝術家(2022-2023)

彭祖強創(chuàng)作電影、錄像和裝置,關注歷史、身體和語言中的情感意義。最近的展覽和放映包括Cell Project Space、廣州時代美術館館、北京UCCA、時代藝術中心(柏林)、25FPS、IDFA、Antimatter和Open City Doc電影節(jié)。他曾獲得IAS CEU、MacDowell、Skowhegan和Core Program的獎金和駐留。他獲得了第八屆華宇青年獎的"評委會特別獎",并因其第一部長片《難》(2020年)獲得了日惹電影節(jié)Dokumenter的 "特別提名"。他是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的駐留藝術家,在阿姆斯特丹生活和工作。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用vlog形式進行反思與探尋

《跳蚤》彭祖強(2022)

兩位藝術家/作家在藝術駐留期間的vlog,對他們在過去和未來的經歷進行反思。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移動影像 | 描述與現(xiàn)存世界的聯(lián)系

打開自處的多樣性:沈莘(Shen Xin)

荷蘭皇家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駐留藝術家(2018-2019)

沈莘的實踐賦權予個人及民族國家之間的另類歷史、關系和潛能。她的興趣在于從自身的角度理解文化。將其視為對學習、教學和參與作為土地的地方的積極責任,通過時間的透鏡打開了自處的多樣性。沈莘通過移動影像、錄像裝置、公共活動和集體過程,想象并創(chuàng)造出肯定的歸屬空間,包容了多聲部的敘述和身份。

他們的個展包括 ???????????????????? (大地轉綠)(瑞士學院,紐約,2022),鹽湖(新身體)(Walker Art Center,明尼阿波利斯,2021),“Double Feature”(法蘭克福錫恩美術館,2019年),“Synthetic Types”(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2019年),“使飽和”(沒頂畫廊,上海,2019年),“溫暖期”(ICA,倫敦,2018年)以及“半唱半說”(蛇形畫廊,倫敦,2017年)。

他們的群展包括 “語言是一條河”(MUMA,墨爾本,2021年),“意識燃起,精神振奮”(光州雙年展,2021年),“希克獎2019”(M+博物館,香港,2019年),“余像”(Lisson畫廊,倫敦,2019年)和 “破壞之歌”(新博物館三年展,紐約,2018年)。她獲得BALTIC藝術家獎(2017年),并在阿姆斯特丹 Rijksakademie 駐場(2018-19年)。沈莘在 Dakhóta Oyáte 的土地 Miní Sóta Makhó?he以及 L?napehòkink(紐約市),Lenape 進行創(chuàng)作。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用移動影像記錄繪畫過程

《關聯(lián):2014-2019》沈莘(2022)

這部移動影像作品記錄了藝術家對2014年至2019年期間在荷蘭拍攝的特定圖像的繪畫過程。這些圖像的選擇和繪制基于一個標準,即它描述了與現(xiàn)存世界的聯(lián)系。這些過程是用隨身攝錄相機記錄下來的,焦點和清晰度由身體的運動主導,而不是為了呈現(xiàn)給他人觀看。與圖像同步的聲音囊括了工作室環(huán)境音,以及屬于荷蘭Oostvaardersplassen自然保護區(qū)野化項目中現(xiàn)有物種的免版稅聲音。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白日夢重現(xiàn) | 對毛猴傳統(tǒng)手藝迷戀的閃現(xiàn)

為小玩意瘋狂著迷的藝術家:西蒙·瓦爾德·拉索夫斯基(Simon Wald-Lasowski,1980)

激發(fā)研究所駐留藝術家(2019)

西蒙·瓦爾德·拉索夫斯基收集、研究和戲謔當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圖像、物件和符號的象征意義。同時,他的多種形式的實踐傳達了他對不屑一顧的俗氣的小玩意的好奇和熱愛——他癡迷地囤積這些東西。


1675131963425503.p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重現(xiàn)與毛猴手藝人邱貽生的相遇

《我的外星蝦朋友》預告片 西蒙·瓦爾德·拉索夫斯基(2022)

這是一個扭曲的白日夢,重現(xiàn)了西蒙與毛猴手藝人邱貽生的相遇,也是西蒙對來自北京的毛猴傳統(tǒng)手藝的迷戀的閃現(xiàn),因此西蒙2019年在北京激發(fā)研究所駐留期間對這一手藝進行了廣泛的文獻研究。

此視頻為西蒙·瓦爾德·拉索夫斯基的影片《我的外星蝦朋友》的預告片。他的最新全片于2022年11月28日發(fā)布(可在騰訊視頻搜索荷蘭藝線觀看)。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本次展覽由荷蘭藝線發(fā)起,何京蘊(Anouchka van Driel)和胡偉策劃。線上由騰訊藝術和北京荷蘭王國大使館合作舉辦。


關于中國歐洲藝術中心

中國歐洲藝術中心于1999年由荷蘭籍伊尼卡·顧蒙遜女士和時任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秦儉教授聯(lián)合發(fā)起,共同創(chuàng)建,為非營利藝術機構。其核心的國際藝術家駐館項目是中國大陸開始最早及運營時間最長的駐館項目之一。

關于激發(fā)研究所

激發(fā)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簡稱 IFP) 成立于2010年,是位于北京的獨立藝術組織和項目空間。通過理論研究和藝術實踐的結合,激發(fā)研究所旨在以合作的方式聯(lián)結跨領域的知識,激發(fā)文化生產和交流。激發(fā)研究所發(fā)起并支持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包括駐地、項目研究、研討會、展覽等。

關于荷蘭皇家藝術學院

荷蘭皇家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致力于最廣泛的藝術實踐和跨學科的藝術形式表達,并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提供一個制作設備完善、充滿激發(fā)、多樣化和包容性的環(huán)境探索藝術創(chuàng)作的機會。

荷蘭駐華大使館希望繼續(xù)探索中荷兩國文化交流的新形式,為兩國“線上”和“線下”進一步的文化交流提供平臺,并促成兩國文化之間不同視角的對話與合作。

微信圖片_20230131101140.png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